在美国,培训师其实是个低端职业……
作者:汪 琳
分享

汪琳老师,资深培训专家,从事培训工作已近20年,在现场授课、课程开发和培训体系建设上都有丰富的实战资历。汪琳老师现为浙江伟星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培训师,多年央企上市通信公司培训管理经历,多年管理咨询公司从业资历,为长三角的数百家企业提供过培训及咨询服务,擅长销售型团队的打造,擅长服务业态的诊断和方案呈现。

丰富的培训和咨询经历让他拥有自己独特的培训见解,无论是在标准型课程还是定制化课程他都能让学员尽快的掌握技能,接下来让我们进行深入的了解。

小编:汪老师,您做培训这么多年,对当今企业管理培训领域有什么看法呢?

答:现在中国培训界还是比较混乱的,龙蛇混杂。那天在培训圈子里,有一个老师发表一个观点,说“在美国,培训师就是一个低端职业”,一石惊起惊天浪,很多人纷纷惊叹,说这玩笑开大了吧?!

那个老师说这一点不奇怪,在美国,职业培训师上一天课,也就500—1000美元,超过1000美元的那是行业顶尖。大家一寻思,中国国内稍有点名气的,课酬,怎么也得五位数以上吧。

那位老师随之又反问大家一个问题,如果美国培训市场挣钱多,为什么偏偏有很多美国人要到中国来讲课?

这个问题一下让大家陷入沉思,是啊,像博恩崔西、亚伯拉罕、汤姆霍普金斯等人,常常在中国飞来飞去,到处演讲授课,其实像早年台湾登陆的一批讲师,早在内地赚钱赚的盆满砵满了。

培训师是不是一个低端职业,这个话题其实蛮有趣的。

之所以大家对“低端”这两个字很惊讶,是因为在中国,我们看到了太多那种“高端大牌”讲师,诸如“亚洲十大”,“首席导师”,“中国第一人”等等,有的讲师,助理和客户讲条件,远的地方必须飞机,近的地方必须专车,第三种交通工具是不考虑的,飞机也务必是头等舱等等。我曾经在一次培训论坛,见过一位姓杜的台湾讲师,讲课前居然是前四后四八个人护送他上台,更夸张的是,一位自称是销售女神的讲师,上台是直接用劳斯莱斯送上去的。

小编:劳斯莱斯送上台?这么夸张啊?

答:是蛮有趣的,是吧?!

所以,为什么在美国,培训师是一个低端职业,我个人认为。主要原因是美国企业管理水平非常成熟,职业经理的教育水准和职业化素养较高,培训师很难和他们拉开层级,学员不容易被“忽悠”。在中国,很多企业家缺乏系统性的管理知识,见台上的培训师能侃侃而谈,就带着崇拜和仰视。

当然国内对培训的认知也在提升,比如90年代,有的老师讲讲时间管理压力管理什么的,就可以走遍天下,现在这种情况不多了。还要讲成功学的,现在也没落掉了。

还要一点,我估计,美国人性格开放,普遍善于演讲,总统州长都是靠演讲一层一层讲上去的,而我们中国人缺乏这方面的体制和教育。所以,在美国,登台授课,对大家而言,其实就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。

小编:那美国的企业是不是就不需要培训了呢?做培训是不是很没有价值?

答:那肯定不是。在美国,培训师虽然是个低端职业,但并不意味着培训是个低端职业。在欧美,培训授课的报价虽然低,但是在课程开发上,报价则非常高。例如开发SPIN课程的哈斯韦特公司,每年单程销售就达数十亿美元。企业随着管理水准的提升,对培训会有更深入的要求。

培训专业工作者的价值,更加重要,因为需要转到培训项目设计与培训课程开发上去。培训是一门专业的工作。课程开发需要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,需要了解企业的战略和文化,绩效指标,以及成人心理、各种教学方式和管理工具,还要能在课后作落地。

而我们中国却恰恰相反,中国企业在选培训师的时候,总是选有名气的,这个人名头越响,企业就越喜欢请他讲课。很多讲师凭借一两门课程,口才好点,就像一个复读机一样游走江湖。

中国现在做课程定制的,并不多。

小编:为什么欧美国家更重视定制化的课程?

答:归根到底是需求的不同。不同的企业,无论在文化、制度、模式上差异都很大,甚至完全对立。

比如考核,有些基于目标有些基于过程,比如阿里巴巴,允许员工上班穿拖鞋听耳机,而在一个五星级酒店,就要求员工站姿坐姿要合乎标准。再比如销售,有的企业以结果为导向,今天能收的钱绝不放在明天,有的企业则以关系为导向,更看重顾客的长期共赢。

这种种差异,指望一个标准化的课程去解决,显然是不现实的。

我去年曾经观摩过一个课程,一个生产型企业,花了37万,请国内某一家知名的培训公司,做了一个三天三夜的执行力课程。在老师的煽动下,有学员很疯狂,把上衣都脱光了,在台上又唱又跳。

小编:还有这样的事?您是不是觉得这根本不是培训?

答:唱歌跳舞,倒也未必不是培训。我对培训的方式,还是很开放的,从心理学角度去诠释,行为是可以改变心态的。

所以在一些销售型企业,会通过一些行为塑造,去打开员工的心扉。在有些企业,行为还被赋予统一价值观的意义,例如,阿里巴巴的“墙倒立”文化。

但是,那个执行力课程的问题在于,把自己培训公司也就是一个销售型公司的行为基因,强行灌输到一个生产型企业去。这就很不对了,而且,花费37万,也确实不值。

我认为,培训其实就是药店里的“药”,“药”具有双面性,如果一个人生病了正好需要这个药,那这个药就会起效,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病,吃了这个药反而可能会吃死人。

小编:定制化课程,有什么需遵循的原则呢?

答:伟星咨询在工作积累中,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,比如,课程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,一是以任务为导向,二是以学员为中心,三是以体验为手段。

例如,我们曾经在伟星新材举办过多次TTT。一般常规的TTT,也就是找个讲师讲一讲,说说授课技巧什么的,但往往,听过之后也就随风而逝。

但是如果用上面讲到的三个原则,那我们在课程设计上就会有很大的优化。

比如以任务为导向,我们就要确定那些学员来自全国各分公司,他们回去是要承担导购培训的,我们在训练营之前,就把导购课程的内容下发,让他们熟读熟记,集中培训时,要求他们能在台上把课程讲熟讲透,最终他们可以回去圆满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。这里,我们借用了一个“翻转课程”的设计。

再一个是以学员为中心,在去年一期TTT训练营中,我们退居二线,选拔了几名优秀学员,让他们来做导师,带队伍pk,通过教而学,获得更大的收货。我们在课程中还设计了一个“圆桌会”的环节,让学员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。

最后一个是以体验为手段,我们在整个训练营中,做到导师尽量少讲,而把舞台让给学员,每位学员都有五次授课的机会,通过高频次的体验练习,去塑造学员的“舞台感”。

以上讲的三项原则,也是伟星在课程定制上最为宝贵的实践经验。

小编:定制化课程是否就是授课内容设计呢?

答:不仅仅局限于授课内容,我以为,更是一个周密详尽的行动体系。

课程定制,首先要进行的是绩效诊断。通过诊断活动,精准定位培训需求。之后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动作(例如最佳实践提取)完成课程开发。在课程实施前,要与企业高层达到绩效改进方案的共识,并形成管理跟进与培训评估方案。然后是课程实施,课程实施结束后还必须有对行为层变化的促动与管理。

小编: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?您在定制化课程上有何具体行动?

答:2015年,我和周鹏老师,主要辅助浙江伟星新材管理学院的一个“营销团队绩效改善项目”。目的是让各分公司直营市场负责人的能力需要提升,促进销售业绩改善。

这个项目就分为整个行动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设计。

具体的操作分这么几步:

第一步是确定自己的业绩目标。目标的确定,要来自市场调研,所以学员要知道市场容量、消费习惯、竞争对手的分析。

第二步,目标是要拆分的。我们把目标分为三级,一是结果指标,二是过程指标,三是动作指标。我们的工作重心,就是要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的一步步推导出可执行的计划。

第三步,方案制定完,我们就让学员分头去实施,在行动过程中,每个月让学员自己分区域复盘,在工作中总结得失,对下一步行动提出新的优化。我们要告诉他们,复盘的操作要领。

我们对整个行动方案作出了定制,还定制出相应的管理工具,比如上面提到的“市场调研”,“目标确定”和“制订计划”,以及“复盘的操作方法”,我们都要做定制化的开发,以适应伟星新材特有的工作业态。

以上的开发,我们还是要遵循三个原则的。本项目的目的,是让学员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,这是导向;以学员为中心,让学员通过复盘自己去发现问题;再一个就是不停的体验,让学员在市场行动中去积累和反思,不断突破自我的瓶颈。

小编: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要定制化呢?

答:定制化课程的周期相对于标准化课程而言,成本会更高,对于一个企业来讲,如果每次培训都定制化,意味着时间物力财力的高投入,所以标准化课程和定制化应相结合。

但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入,定制化课程的比例将会逐步提升。尤其在一些核心职能核心板块,定制化则非常必要。

小编:如果让您去选择培训师或培训课程,您会提出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?

答:一般的课程评估,就是柯氏的四级评估,这个大家都知道的。而我有自己的一点看法,供参考。

培训师讲的课,通常可以从“高度”“广度”“深度”三方面去衡量。95%的培训师,都停留在讲“高度”和“广度”。

什么叫“高度”呢?比如雷军讲了互联网思维,于是,很多人就风起云涌,大讲“专注极致口碑快”,和雷军一个高度。但雷军是真正干出来的,七个字是他思想的浓缩,其他人,只是从雷军那里抄来的。

还有的讲师纵横古今,开阖中外。他们的“广度”很厉害。

以上的讲师,听一点,可以丰富知识,增加谈资。而真正解决企业实际问题,尤其在执行层,还得依靠有“深度”的课程。

什么叫“深度”呢,就是针对某一行业某一职业某一方法,真正实践性的思考,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部分。深度的课程,要么来自于讲师资历和受训企业高度匹配,要么来自针对性的开发。

小编:据您的观点,您认为未来企业的培训趋势是怎么样的呢?

答:在未来,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个定制化课程应该越来越多被人们认可和接受。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企业大学,这是个好事情,但企业大学不该徒有虚表,还是要和具体工作要求相结合,匹配相应的培训实施。

我们判断一个企业大学有一个标准,就看他有没有定制化的课程,这是一个基础,一个连定制化课程都没有的企业大学,也就是追求潮流的花架了。

小编:通过今天的访谈,让我们对您和未来的培训趋势都有了更深的了解,非常感谢汪老师跟我们分享,谢谢!

答:定制化培训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,也需要大家一起去探索和研究。你们也辛苦了,谢谢!